(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馭學士: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新觀:新建立的道觀或景觀。
- 長鑱(chán):一種長柄的挖掘工具。
- 首陽:山名,傳說中伯夷、叔齊隱居的地方。
- 薇蕨:兩種植物,古代常用來指代隱士的食物。
- 夷齊:指伯夷和叔齊,古代著名的隱士,以節操高尚著稱。
翻譯
野菜在春天裏百種滋味更新鮮, 一把長鑱就足以讓我周身滿足。 首陽山的薇蕨原本無限豐富, 現在我才明白夷齊並非真的貧窮。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春天野菜的新鮮和使用長鑱挖掘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欣賞和對隱士生活的嚮往。詩中提到的「首陽薇蕨」和「夷齊」是對古代隱士伯夷、叔齊的致敬,暗示了作者對那種清貧而高尚生活的認同。最後一句「始解夷齊未盡貧」更是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隱士生活的理解,認爲他們的生活並非真正的貧窮,而是精神上的富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熱愛。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題趙千里畫船子和尚卷後 》 —— [ 明 ] 王世貞
- 《 蘇子瞻學士初通判杭州過秀州遇鄉僧本覺庵文長老賦一詩留贈其後以學士再蒞杭過之則文已退院三過之圓寂矣皆有 》 —— [ 明 ] 王世貞
- 《 夏日偶成不復倫次共得廿首復作長山道中故事耳 》 —— [ 明 ] 王世貞
- 《 海上訪王子不值追會嘉禾道中斐然投作聊此志酬 》 —— [ 明 ] 王世貞
- 《 夜過丘給事懋實 》 —— [ 明 ] 王世貞
- 《 和陳玉叔大參雪夜見懷之作 》 —— [ 明 ] 王世貞
- 《 感興六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別於鱗子與子相明卿十絕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