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蘭:蘭花,這裡指蘭花的香氣。
- 香自焚:因爲香氣而被人採摘,比喻因才或美而被損害。
- 膏:油脂,這裡指油燈的油。
- 明自煎:因爲能發光而被燃燒,比喻因才或美而被消耗。
- 崑岡:古代傳說中的山名,産玉。
- 頑石:未經雕琢的石頭,比喻愚鈍無用之物。
繙譯
蘭花因其香氣而被採摘,油燈的油因其能發光而被燃燒。 一旦崑岡山失火,即使是頑石也未曾聽說能得以保全。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才華與美貌可能帶來的不幸的感慨。蘭花和油燈的油都是因爲自身的優點而被消耗,崑岡山的失火則象征著災難,即使是無用的頑石也難以幸免。詩中透露出一種對命運無常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貽拱辰兄詩之來歲爲辛巳秋有傳舉丈夫子者再得四絕句 》 —— [ 明 ] 王世貞
- 《 潘景升見訪後即遊南雍應試賦此贈之以壯行色 》 —— [ 明 ] 王世貞
- 《 毛公壇 》 —— [ 明 ] 王世貞
- 《 李於鱗損餉諸物侑以新詩走筆爲謝石耳 》 —— [ 明 ] 王世貞
- 《 思歸二篇 》 —— [ 明 ] 王世貞
- 《 乙亥鄖城除夕 》 —— [ 明 ] 王世貞
- 《 送御史大夫餘姚趙公領南臺 》 —— [ 明 ] 王世貞
- 《 弇園雜詠十六首梵王橋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