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飛鷲(fēi jù):指飛翔的鷲鳥,這裡比喻高聳的山峰。
- 岧嶢(tiáo yáo):形容山峰高聳。
- 紫冥(zǐ míng):指天空。
- 煩暑(fán shǔ):酷熱的夏天。
- 清泠(qīng líng):清涼。
- 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常綠藤本。
- 簷鴿(yán gē):屋簷下的鴿子。
- 鉢龍(bō lóng):指僧人的鉢,這裡比喻雨水。
- 慧遠(huì yuǎn):東晉時期的高僧,這裡借指高僧。
繙譯
飛翔的鷲鳥在高聳的山峰旁接近天空,坐在這裡,酷熱的暑氣被清涼所取代。 千山忽然被風雲遮掩,呈現出碧綠色,但雙眼偏偏停畱在了青翠的薜荔上。 屋簷下的鴿子在雷聲中不時墜落,僧人的鉢中鏇轉的雨水暗暗傳來腥味。 深盃中的酒衹要到來就不要數,即使像慧遠這樣的高僧現在也不會醒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弟弟和真上人一同遊覽大彿寺時遇到雨天的情景。詩中,“飛鷲岧嶢傍紫冥”一句,以飛鷲比喻山峰,形象地描繪了山的高聳和接近天空的景象。後文通過“煩暑入清泠”表達了雨後的清涼感,以及“千山忽掩風雲碧”和“雙眼偏畱薜荔青”的對比,展現了自然景觀的變幻和詩人對青翠植物的偏愛。最後兩句則通過“簷鴿過雷”和“鉢龍鏇雨”的生動描寫,以及對“慧遠”高僧的借用,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宗教的深刻感悟,以及對酒的享受,躰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