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浮玉峯:指焦山,因其山形似玉浮於水面,故稱。
- 振衣:抖去衣上塵土,比喻高潔。
-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鳴等。
- 虛微:指空曠幽遠之處。
- 青蓮:比喻清澈的水波。
- 綵鳳飛:比喻落日的餘暉。
- 薜蘿:指隱士的衣飾,借指隱士。
- 冠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
- 闍黎:佛教僧侶。
- 談經席:講經說法的場所。
- 釣磯:釣魚時坐的岩石,這裏指隱居之地。
翻譯
在焦山之巔抖去衣上的塵土,放聲歌唱,讓歌聲融入自然的微妙之中。 波濤迴旋,如同片片青蓮綻放,日落時分,山間的餘暉宛如綵鳳飛舞。 隱士自古以來就深愛着這片薜蘿之地,而重來的官吏卻帶來了世事的變遷。 僧侶啊,不要吝嗇你的講經席,我已經向君王請求,希望能得到這片釣魚的岩石,作爲隱居之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焦山之巔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讚美,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浮玉峯」、「天籟」、「青蓮」、「綵鳳」等意象生動傳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末句「已向君王乞釣磯」更是透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體現了其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高潔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