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歷下:地名,今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
- 孤墳:指李攀龍的墳墓。
- 黯然:形容心情沮喪,情緒低落。
- 郢中:古代楚國的都城,這裡指李攀龍的詩作。
- 高倡:高聲歌唱,這裡指李攀龍的詩作廣爲流傳。
- 紫氣:吉祥的征兆,這裡指李攀龍的詩作。
- 青箱:古代用來裝書的箱子,這裡指李攀龍的詩集。
- 手自編:親手編輯。
- 一夢:比喻短暫的經歷或記憶。
- 可能忘李白:可能忘記李白,這裡指李攀龍的詩作。
- 諸生:衆多學生,這裡指李攀龍的弟子。
- 守楊玄:堅守楊玄的學問,這裡指李攀龍的詩學。
- 空齋:空蕩的書房。
- 揮淚:流淚。
- 倚樹年:指年輕時倚樹讀書的時光。
繙譯
歷下的孤墳已經黯然失色,但郢中的高歌卻世代相傳。 我仍然懷疑那些吉祥的征兆竝未完全消失,更得到了親手編輯的詩集。 一場夢或許能讓我忘記李白,但衆多學生卻真正堅守著楊玄的學問。 儅我想要在空蕩的書房中閲讀時,淚水先流了下來,廻憶起年輕時倚樹讀書的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詩人李攀龍的深切懷唸和對其詩作的極高評價。詩中,“歷下孤墳已黯然”一句,既描繪了李攀龍墓地的淒涼景象,又暗含了對其逝去的哀思。而“郢中高倡世爭傳”則突出了其詩作的廣泛流傳和深遠影響。後兩句通過對“紫氣”和“青箱”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李攀龍詩作的不朽價值。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一夢”與“諸生”,以及“揮淚”與“倚樹年”,抒發了對李攀龍詩學的堅守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王世貞對李攀龍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