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褦襶(nài dài):古代一種寬大的帽子,這裏指戴着褦襶的人,即作者自己。
- 牛腰行卷:形容書卷或文章的篇幅很長,像牛腰一樣粗大。
- 祇(zhǐ):僅僅,只是。
- 耐可:寧願,寧可。
翻譯
在漫長的夏日裏,我無所事事,避暑于山間園林,所見所感便成了這二十首微小的吟詠。 我戴着寬大的帽子,頻繁地與人交往,從不感到厭煩,手中的書卷墨跡猶新,篇幅如同牛腰般粗大。 我一生只是被虛名所累,寧願在餘年將這些虛名贈與他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避暑山園時的閒適心情,以及對虛名的淡漠態度。詩中「褦襶過從不厭頻」展現了作者與人交往的頻繁與不厭其煩,而「牛腰行卷墨方新」則形象地描繪了作者手中的書卷,暗示了其學識的淵博。後兩句「生平祇被虛名累,耐可殘年乞與人」則深刻反映了作者對虛名的厭倦,寧願在晚年將這些虛名贈與他人,體現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寧靜的高潔情懷。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鹊桥仙 其九 卧茨乐府有月当窗咏三三词灵芬馆有鹊桥仙咏五词种芸馆有西江月咏四词长夏无俚戏效其体得十解 》 —— [ 清 ] 姚燮
- 《 己卯 六月赴上饒之謫醇臣以詩送行次韵留別 》 —— [ 宋 ] 晁補之
- 《 送夏允中總制浙東兼巡撫 》 —— [ 明 ] 陶安
- 《 過齊東不及持斗酒酹鳴皋墓二絕寄懷 》 —— [ 明 ] 胡應麟
- 《 乙丑六月聞哀詔有感 》 —— [ 明 ] 沈周
- 《 送夏官正郎伍君左遷安吉判官詩 》 —— [ 明 ] 湛若水
- 《 夏杪黎君選鄧伯喬戴公綸趙裕子徐木之黎美周李美髮歐天駒陳中行自五羊過訪餘偕歐嘉可暨兩兒宴接江上分得東字 》 —— [ 明 ] 何吾騶
- 《 季夏病中,喜仲衡侄攜第四姬見過,即次其重題革堂韻五首 》 —— [ 清 ] 林朝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