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懷

楊朱嗟旅人,二婦不相當。 美好由心造,貴賤亦何常。 屈平避上官,楚材湛沅湘。 李牧中郭開,趙氏血縱橫。 俯念千秋感,疇能竟其方。 揖蕕登蘭席,雖尊故不芳。 投璧隕磻階,雖碎不移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楊朱: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主張「爲我」。
  • :嘆息。
  • 旅人:旅行在外的人。
  • 二婦不相當:指兩個女子不相配。
  • 美好由心造:美好的事物是由內心創造的。
  • 貴賤亦何常:貴賤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 屈平:即屈原,楚國大夫,被流放。
  • 上官:楚國貴族,屈原的政敵。
  • 楚材湛沅湘:楚國的才子沉淪在沅湘之地。
  • 李牧:趙國名將。
  • 郭開:趙國宦官,陷害李牧。
  • 趙氏血縱橫:指趙國因內亂而血流成河。
  • 俯念:低頭沉思。
  • 千秋感:對歷史的感慨。
  • 疇能竟其方:誰能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
  • 揖蕕登蘭席:比喻不合適的人佔據了高位。
  • 投璧隕磻階:比喻珍貴的物品被毀。
  • 雖碎不移光:即使破碎也不失其光彩。

翻譯

楊朱嘆息着旅行在外的人,兩個女子不相配。美好的事物是由內心創造的,貴賤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屈原躲避上官,楚國的才子沉淪在沅湘之地。李牧被郭開陷害,趙國因內亂而血流成河。低頭沉思,對歷史的感慨,誰能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不合適的人佔據了高位,雖然尊貴但並不芬芳。珍貴的物品被毀,即使破碎也不失其光彩。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顧,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詩中,「美好由心造,貴賤亦何常」一句,道出了人生價值的主觀性和相對性,強調了內心的力量和自我價值的重要性。通過對屈原、李牧等歷史人物的描繪,詩人抒發了對忠良被陷、國家衰敗的悲憤之情。最後兩句「投璧隕磻階,雖碎不移光」,則寓意着即使遭受挫折和破壞,真正的價值和光輝也不會消失,體現了詩人對堅韌不拔精神的讚美。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