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石磯懷古

· 成鷲
維舟採石月華新,一曲狂歌吊逐臣。 仙籍騎鯨如昨夜,醉鄉夢蝶已千春。 投荒未必關儀狄,玩世何須避永璘。 自古文章憎命達,汨羅還有獨醒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維舟:系船停泊。
  • 採石:即採石磯,位於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的長江東岸,是一處著名的風景名勝。
  • 月華:月光。
  • :悼念。
  • 逐臣:被貶謫的官員。
  • 仙籍:指仙人的名冊,這裏比喻李白。
  • 騎鯨:傳說中仙人或文豪的出行方式,這裏指李白。
  • 醉鄉:指醉後的境界。
  • 夢蝶:出自《莊子·齊物論》,比喻人生如夢。
  • 投荒:被流放到荒遠之地。
  • 儀狄: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這裏指酒。
  • 玩世:不拘世俗,放蕩不羈。
  • 永璘:指永璘之亂,這裏泛指政治鬥爭。
  • 憎命達:命運多舛。
  • 汨羅:汨羅江,屈原投江之地。
  • 獨醒人:指屈原,比喻清醒而不隨波逐流的人。

翻譯

系船停泊在採石磯,月光如新,我一曲狂歌悼念那些被貶謫的官員。 仙人的名冊上,騎鯨的李白彷彿就在昨夜,醉後的夢境中,人生如夢已過千春。 被流放到荒遠之地未必與酒有關,放蕩不羈又何須躲避政治鬥爭。 自古以來,有才華的人命運多舛,但在汨羅江邊,仍有清醒而不隨波逐流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在採石磯的夜晚,詩人對歷史上的逐臣和文豪李白的懷念,表達了對命運多舛的感慨和對清醒獨立人格的讚美。詩中運用了「月華」、「夢蝶」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憶往昔的氛圍。同時,通過對「投荒」、「玩世」等詞語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世事的洞察和對自由不羈生活的嚮往。最後,以「汨羅還有獨醒人」作結,強調了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獨立的重要性。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