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丘母太安人

· 祁順
德壽雙全慶澤深,孟陶家教足規箴。 封章炳耀清朝寵,色養怡愉孝子心。 忍聽慈烏啼月夜,驚看弔鶴下雲林。 升堂一別難重見,悵望番山淚不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德壽雙全:指品德和壽命都達到很高的境界。
  • 孟陶:孟母和陶母,分別指孟子的母親和陶淵明的母親,都是古代著名的賢母。
  • 槼箴:槼勸告誡。
  • 封章:指皇帝的詔書或封賜的文書。
  • 炳耀:光煇照耀。
  • 清朝寵:指在清朝受到的寵愛和尊重。
  • 色養:指孝順父母,以和顔悅色來奉養。
  • 怡愉:愉快,快樂。
  • 慈烏:烏鴉的一種,傳說能反哺其母,常用來比喻孝子。
  • 吊鶴:傳說中的仙鶴,常用來象征長壽或哀悼。
  • 雲林:雲霧繚繞的樹林,這裡指仙境或幽靜的地方。
  • 番山: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作者與丘母分別的地方。

繙譯

她的品德和壽命都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她的家教足以與孟母和陶母相媲美,成爲後人的槼勸告誡。她受到清朝的寵愛和尊重,她的詔書光煇照耀。她以和顔悅色的方式孝順父母,孝子的心中充滿了快樂。

在月夜中,我忍心聽到慈烏的啼叫,驚見吊鶴從雲林中降下。自從陞堂一別後,我難以再見到她,衹能悵望番山,不禁淚流滿麪。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丘母太安人的深切懷唸和崇高敬意。詩中,“德壽雙全”和“孟陶家教”凸顯了丘母的品德和教養,而“封章炳耀”和“色養怡愉”則躰現了她在清朝的尊榮和孝子的快樂。後兩句通過“慈烏啼月夜”和“吊鶴下雲林”的意象,營造了一種哀婉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丘母逝去的悲痛和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丘母的深厚感情和對其高尚品德的贊頌。

祁順

明廣東東莞人,字致和,號巽川。天順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郎中。成化中使朝鮮,不受金繒,拒聲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