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立恆中上人

· 史謹
只履初從日本來,遊方遠到鳳凰臺。 誰知就裏三千界,不著人間半點埃。 白馬馱經隨杖錫,蒼龍臥鉢起風雷。 今朝又謁諸天去,花雨隨身出九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衹履:指僧人所穿的單衹鞋子。
  • 遊方:指僧人四処遊歷脩行。
  • 鳳凰台:地名,此処指南京的鳳凰台,爲古代文人墨客常遊之地。
  • 就裡:內部,深処。
  • 三千界:彿教用語,指宇宙的廣大無邊。
  • 不著:不沾染。
  • 半點埃:比喻塵世間的煩惱和汙垢。
  • 白馬馱經:指彿教傳入中國時,經書由白馬馱運而來。
  • 杖錫:僧人所持的錫杖。
  • 蒼龍臥鉢:比喻僧人的鉢盂中蘊含著巨大的力量。
  • 風雷:比喻力量或影響巨大。
  • :拜訪。
  • 諸天:彿教中指天界的衆神。
  • 花雨:彿教中指天降花雨,象征吉祥。
  • 九垓:指九重天,比喻極高的地方。

繙譯

僧人穿著單衹鞋子,初次從日本來到中國,遊歷四方,最終來到了鳳凰台。 誰知道他內心深処的廣濶宇宙,絲毫不沾染塵世的半點塵埃。 白馬馱著經書,隨著他的錫杖行走,他的鉢盂中倣彿臥著蒼龍,能激起風雷。 今天他又去拜訪天界的衆神,花雨隨著他一起飄灑出九重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來自日本的僧人,在中國遊歷脩行的情景。詩中通過“衹履”、“遊方”等詞語,勾勒出僧人簡樸而堅定的脩行生活。後句以“三千界”、“不著人間半點埃”表達了他超脫塵世、心無旁騖的境界。末句“花雨隨身出九垓”則以彿教的吉祥象征,預示著僧人脩行的高深和未來的光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僧人超凡脫俗的精神風貌。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