詬金

· 成鷲
二氣轉洪鈞,萬象森羅列。 真贗遞成褫,權實相閒設。 鑿山破混沌,披沙出糠屑。 方圓隨範圍,色相互形軋。 初用止兒啼,漸次及耄耋。 本擬籠蚩愚,詎意混賢哲。 管鮑稱貧交,取與先滅裂。 歆寧事灌園,才品判優劣。 延陵視披裘,淺深各自別。 賢者尚不免,況乃秦與越。 大道何坦夷,多岐乃顛蹶。 四皓茹漢芝,臨老遂屈節。 桐江學釣魚,羊裘趨魏闕。 北山矢高尚,中途納敗缺。 古今多聖賢,大半遭挫跌。 周旦制禮儀,交際先玉帛。 後來田舍郎,委贄晉崇秩。 太公立圜法,作俑先利穴。 龍斷賤丈夫,接踵爭陵奪。 竺仙教分衛,欲化慳與伐。 像季繁有徒,攀援事饕餮。 咄哉窮巷士,守株忍飢渴。 壯志漸銷磨,委心就餔歠。 嗟彼屠沽流,不少豪與傑。 受恩輕許人,身名俱泯絕。 憫茲山澤臞,空瓶刺三篾。 窮巷悲回車,侯門遵磬折。 造化施權巧,世途忘醜拙。 陷阱日以深,淪胥靡窮竭。 諮爾如糞壤,胡爲等芬飶。 諮爾如砒鴆,無容資作活。 投畀東海波,波臣謝污衊。 投畀窮髮鄉,八荒均一闥。 堰石障狂流,泉源未消歇。 伐木盡根株,夜氣生萌櫱。 願爲火傳薪,願爲湯沃雪。 雪消湯迸流,薪盡火隨滅。 報語造化工,永言戒覆轍。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