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莊八詠晴原眺處

· 祁順
聞說莊南景最佳,天然泉石巧安排。 寒流曲折通滄海,碧玉崚嶒削斷崖。 點染丹青非畫筆,牢籠風月是詩懷。 素翁此處真堪樂,更欲誅茅結小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崚嶒(léng céng):形容山石的陡峭和高聳。
  • 牢籠:這裏指捕捉、包含。
  • 誅茅:除去茅草,指修建簡陋的房屋。

翻譯

聽說莊園南面的景色最爲優美,自然的泉石巧妙地排列。 寒冷的水流曲折地流向大海,碧玉般的山石陡峭地削斷了崖壁。 這些景色不是畫筆所能描繪的,而是詩人的情懷捕捉了風月。 在這裏,素翁真的可以感到快樂,還想除去茅草,結一個小小的草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莊園南面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寧靜,通過「寒流曲折通滄海,碧玉崚嶒削斷崖」等句,生動地展現了山水的壯麗。詩中「點染丹青非畫筆,牢籠風月是詩懷」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詩意捕捉。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在此結廬隱居的願望,體現了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嚮往。

祁順

明廣東東莞人,字致和,號巽川。天順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郎中。成化中使朝鮮,不受金繒,拒聲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