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續前題備述園林花石之勝兼送領軍入覲

· 成鷲
塊然之指跡刪筆,澹寧主人神仙骨。 眼中之石意中山,地上之花天上物。 三人相對成一人,奇花怪石遙相親。 未曾品花先品石,巉巖磊落通精神。 英峯蒼翠宣峯潔,大理黑白湖山皴。 主人兼愛無彼此,蒐羅合作席上珍。 五丁拔山出遠岫,千夫飛挽歸城闉。 安排佈置得宜稱,低昂俛仰由天真。 選工追琢備衆巧,牀屏几案光鱗鱗。 硯北古鬆出天目,白石堆盤美如玉。 拳枝側幹類風斜,虯鬣龍鱗映華屋。 屋邊鑿石作清池,類聚羣分饒水族。 金鬐吹沫槿花紅,銀甲搖波莎草綠。 綠莎紅槿互婆娑,掩映池中雙芰荷。 亭亭獨立羣芳表,中虛外直無偏頗。 遠風吹香滿四座,芝蘭同室葆天和。 黃花翠竹寫情性,蜀茶仙杏連根科。 古桂含香待明月,臘梅先雪凌高柯。 百花叢裏桐花實,大樹門庭玉樹多。 玉樹高承仙掌露,南天楨幹標銅柱。 漢臺待築上林春,主人騎馬朝天去。 臨川磨劍逐風雲,華亭返棹隨煙霧。 沉吟三笑別居亭,前路雲泥悵延佇。 許留花石與山人,相伴衡門慰遲暮。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