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巖四詠同次前中書丁玉夫韻南畝春耕

· 祁順
斷厓暗芳草,滑石多莓苔。 夕陽爭渡客,何不早歸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斷厓:斷崖,指陡峭的崖壁。
  • 滑石:光滑的石頭。
  • 莓苔:青苔。
  • 夕陽爭渡客:指夕陽下急於渡河的旅客。

繙譯

陡峭的崖壁下,芳草幽暗,光滑的石頭上長滿了青苔。夕陽西下,渡口的旅客們爭相渡河,爲何不早點歸來呢?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傍晚時分的景色和渡口的情景。通過“斷厓”、“滑石”、“莓苔”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後兩句“夕陽爭渡客,何不早歸來”則透露出對旅客匆忙渡河的關切,以及對歸家的渴望,表達了詩人對安甯生活的曏往和對旅途勞頓的同情。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明代詩人祁順的深厚文學功底。

祁順

明廣東東莞人,字致和,號巽川。天順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郎中。成化中使朝鮮,不受金繒,拒聲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