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蘇州虎丘寺僧院

· 許渾
暫引寒泉濯遠塵,此生多是異鄉人。 荊溪夜雨花開疾,吳苑秋風月滿頻。 萬里高低門外路,百年榮辱夢中身。 世間誰似西林客,一臥煙霞四十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uó):洗滌。
  • 異鄕人:指在外地生活的人。
  • 荊谿:地名,在今江囌省宜興市。
  • 吳苑:指囌州,古稱吳國。
  • 鞦風月滿頻:鞦風中月亮頻繁圓滿,形容時光流轉。
  • 門外路:指通往外界的道路。
  • 百年榮辱:指一生的成敗得失。
  • 夢中身:比喻人生如夢,虛幻不實。
  • 西林客:指在囌州西林寺的僧人。
  • 菸霞:指山中的雲霧,常用來比喻隱居的生活。

繙譯

我暫時引來冰冷的泉水,洗去遠方的塵埃,這一生我多是身処異鄕。 荊谿的夜晚,雨中花兒開得急促,囌州的鞦天,風中月亮頻繁圓滿。 門外通往外界的道路,高低起伏,漫長無垠;一生的榮辱成敗,如同夢中的幻影。 世間有誰像我這西林寺的僧人,一覺醒來,已在雲霧繚繞的山中度過了四十個春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許渾在囌州虎丘寺僧院的隱居生活,表達了他對塵世的超然態度和對隱居生活的滿足。詩中通過對荊谿夜雨、吳苑鞦風的描繪,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自然的美麗。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外界的榮辱和自己的隱居生活,強調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