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津亭送張崔二侍御

· 許渾
愛樹滿西津,津亭墮淚頻。 素車應度洛,珠履更歸秦。 水接三湘暮,山通五嶺春。 傷離與懷舊,明日白頭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津:指京口(今江蘇鎮江)的西津渡,是古代長江上的一個重要渡口。
  • 素車:古代用於喪事的車,以白土塗刷,不加裝飾。
  • 珠履:綴有珠子的鞋子,常用來形容貴族或顯貴者的服飾。
  • 三湘:指湖南的湘江及其主要支流,即湘江、資水、沅江,泛指湖南地區。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大山脈,即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泛指南方地區。
  • 白頭人:指年老的人。

翻譯

在京口的西津渡,樹木繁茂,渡口的亭子裏頻頻有人落淚。 喪事用的素車應該已經渡過洛水,而穿着珠履的顯貴們則更向秦地歸去。 江水連着湖南的暮色,山脈通往南方的春光。 離別的傷感和懷念舊友,明日我將成爲白髮蒼蒼的老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京口西津渡送別友人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深切的離別之情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素車應度洛,珠履更歸秦」一句,巧妙地運用了對仗,既展現了喪事的淒涼,又暗示了顯貴的歸途,形成鮮明對比。末句「傷離與懷舊,明日白頭人」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憂慮,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