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大夫元振再使吐蕃

· 張說
犬戎廢東獻,漢使馳西極。 長策問酋渠,猜阻自夷殛。 容發徂邊歲,旌裘敝海色。 五年一見家,妻子不相識。 武庫兵猶動,金方事未息。 遠圖待才智,苦節輸筋力。 脫刀贈分手,書帶加餐食。 知君萬里侯,立功在異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犬戎:古代中國西部的一個民族,這裏指吐蕃。
  • 東獻:向東進貢,指吐蕃向唐朝進貢。
  • 西極:極西之地,指吐蕃。
  • 酋渠:指吐蕃的首領。
  • 猜阻:猜疑和阻礙。
  • 夷殛:消滅。
  • 容發:容貌和頭髮,這裏指人的外貌。
  • 徂邊歲:去邊疆的歲月。
  • 旌裘:旗幟和皮衣,指軍隊的裝備。
  • 敝海色:海的顏色顯得暗淡,比喻邊疆的荒涼。
  • 武庫:存放兵器的地方。
  • 金方:指西方,這裏指吐蕃。
  • 苦節:艱苦的節操。
  • 輸筋力:付出體力。
  • 脫刀:解下佩刀,表示贈別。
  • 書帶:攜帶書信。
  • 加餐食:多吃一些,保重身體。
  • 萬里侯:指在邊疆立功的將領。

翻譯

吐蕃不再向東進貢,唐朝的使者急速前往西邊的極地。 用高明的策略詢問吐蕃的首領,消除他們的猜疑和阻礙。 容顏和頭髮都在邊疆的歲月中老去,軍隊的裝備在海色的映襯下顯得破舊。 五年才能回家一次,妻子和孩子都認不出我。 武庫中的兵器仍在動用,西方的戰事還未平息。 遠大的圖謀等待着有才智的人,艱苦的節操需要付出體力。 在分別時解下佩刀贈予你,攜帶書信告訴你多吃一些,保重身體。 我知道你將在萬里之外立下功勳,成爲異域的英雄。

賞析

這首詩是張說爲送別郭元振再次出使吐蕃而作。詩中描繪了邊疆的艱苦環境和使者的忠誠與犧牲,表達了對郭元振的敬佩和祝福。通過「犬戎廢東獻」、「武庫兵猶動」等句,反映了當時唐朝與吐蕃的緊張關係和邊疆的不安。詩的最後兩句「知君萬里侯,立功在異域」,更是對郭元振的期望和讚美,展現了詩人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張說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