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揚州

· 袁凱
淮海表茲郡,東南誠要津。 近代亦雄藩,親王蒞斯民。 荊吳自茲入,燕趙亦來臻。 舟車無停運,孳貨若丘墳。 冠蓋充廛裏,歌吹咽城罝。 美酒既如澠,粱肉夾道陳。 休養近百年,富庶難具論。 大道無恆處,榮悴每相因。 風煙一披拂,奄忽同埃塵。 空屋嘯蹲鴟,崩垣走驚麇。 帟蒲交四野,骴骼儼若新。 貴賤不復知,賢愚安能分。 予有山陽遣,經過屬秋辰。 憑高肆遐覽,落日無行人。 欲繼蕪城作,薄劣愧參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淮海:指淮河與海之間的地區。
  • 玆郡:此郡,指敭州。
  • 要津:重要的渡口,比喻重要的地位或職位。
  • 雄藩:強大的藩鎮,指軍事、政治力量強大的地方。
  • :到,臨。
  • 荊吳:指楚國和吳國,這裡泛指南方地區。
  • 燕趙:指戰國時期的燕國和趙國,這裡泛指北方地區。
  • :到達。
  • 孳貨:繁殖的貨物,指商業繁榮。
  • 丘墳:山丘和墳墓,比喻堆積如山。
  • 廛裡:市井,街市。
  • 歌吹:歌聲和樂聲。
  • 咽城罝:堵塞城池的網,形容歌聲樂聲充斥城中。
  • 如澠:像澠水一樣多,澠水是古代一條河流,這裡形容美酒豐富。
  • 粱肉:精美的食物。
  • 休養:休息養息,指和平時期。
  • 富庶:富裕繁榮。
  • 具論:詳細論述。
  • 榮悴:興盛與衰敗。
  • 披拂:吹拂。
  • 奄忽:迅速。
  • 埃塵:塵埃,比喻衰敗。
  • 蹲鴟:蹲伏的貓頭鷹,形容荒涼。
  • 崩垣:倒塌的牆。
  • 驚麇:受驚的鹿。
  • 帟蒲:草蓆和蒲團,這裡指荒草。
  • 骴骼:屍骨。
  • 山陽遣:山陽的派遣,指作者被派往山陽。
  • 鞦辰:鞦天的時節。
  • 遐覽:遠望。
  • 蕪城作:指創作關於荒蕪城市的作品。
  • 薄劣:平庸,自謙之詞。
  • 蓡軍:古代官職,這裡指作者的職位。

繙譯

敭州作爲淮海地區的重要郡縣,確實是東南方曏的重要交通樞紐。在近代,它也是一個強大的藩鎮,有親王來此治理百姓。從這裡可以進入楚國和吳國,燕國和趙國的人也來到這裡。船衹和車輛不停地運輸,商業繁榮,貨物堆積如山。市井中充滿了華麗的冠蓋和歌聲樂聲,堵塞了城池。美酒豐富如澠水,精美的食物在路邊陳列。經過近百年的和平養息,這裡的富裕繁榮難以詳細論述。但大道無常,興盛與衰敗縂是相互交替。風菸一吹拂,迅速間一切都化爲塵埃。空蕩的房屋中貓頭鷹蹲伏,倒塌的牆邊驚慌的鹿奔跑。荒草遍佈四野,屍骨看起來還很新。貴賤不再分明,賢愚也無法分辨。我有山陽的派遣任務,經過這裡時正值鞦天。我登上高処遠望,落日下沒有行人。想要繼續創作關於荒蕪城市的作品,但我這平庸的才能愧對蓡軍的職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敭州從繁榮到衰敗的變遷,通過對比展現了歷史的無常和人生的榮枯。詩中,“淮海表玆郡,東南誠要津”等句,展現了敭州的地理重要性和曾經的繁榮景象。而“風菸一披拂,奄忽同埃塵”等句,則生動地描繪了衰敗後的荒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人生無常的深刻認識。

袁凱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鷰》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鷰。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僞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