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高:孤僻高傲。
- 道否:指時運不佳。
- 詩窮:指因境遇不佳而詩作不多或不佳。
- 賢達:有才德有聲望的人。
翻譯
孤僻高傲而又寂寞,時運不濟便詩作不多。 自古以來賢達之人皆如此,今人也有這樣的風範。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孤高寂寞、時運不濟的感慨,同時讚頌了古今賢達之人共有的風範。詩中「孤高還寂寞,道否即詩窮」描繪了賢達之人在困境中的孤獨與無奈,而「自古皆賢達,今人有此風」則強調了這種風範的傳承與延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賢達之人的敬仰與對時運的無奈。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陳獻章的其他作品
- 《 五月二十七夜?風作屋漏 》 —— [ 明 ] 陳獻章
- 《 寄外史世卿玉臺 》 —— [ 明 ] 陳獻章
- 《 與李承萁容貫楚雲臺聯詩 》 —— [ 明 ] 陳獻章
- 《 劉進盛書來勸著述用舊韻答之 》 —— [ 明 ] 陳獻章
- 《 閱丁知縣傳 》 —— [ 明 ] 陳獻章
- 《 奉寄黃岩使君鄺載道柱史答來教也二首 》 —— [ 明 ] 陳獻章
- 《 太夫人晚歸攜諸孫候於貞節橋下 》 —— [ 明 ] 陳獻章
- 《 用前韻寄羅養明工畫作 》 —— [ 明 ] 陳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