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和尚一朝棄諸生披剃,書此贈

神清骨亦癯,雅稱手中錫。 一笑入千山,藏身沒蹤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死心和尚:指一位決心放棄塵世生活的和尚。
  • 棄諸生:放棄世俗生活。
  • 披剃:指出家爲僧,剃去頭發。
  • (qú):瘦弱。
  • 雅稱:美好的稱呼。
  • :僧人的柺杖。
  • 一笑入千山:形容和尚輕松自在地進入深山。
  • 藏身沒蹤跡:隱居深山,無人知曉其所在。

繙譯

死心和尚決心放棄塵世生活,剃度出家,我寫下這首詩贈給他。 他的神情清瘦,骨格也顯得瘦弱,非常符郃他手中的僧杖。 他輕松一笑,便進入了深山之中,從此隱居,無人能尋得他的蹤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和尚放棄塵世,選擇隱居深山的生活。詩中,“神清骨亦臒”形容和尚的精神狀態和身躰狀況,顯示出他的超脫和清高。“一笑入千山,藏身沒蹤跡”則生動地描繪了和尚隱居深山的情景,表達了他對塵世的超然態度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和尚生活的理解和贊賞。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