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韻答黃大參見寄

別來幽抱不曾開,長夏思君日幾回。 使我能吟白雪曲,須君共對紫霞杯。 凋零老鬢尚未已,狂殺春風肯再來。 莫爲廬山動歸興,紫薇花下少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抱:內心的情懷。
  • 長夏:漫長的夏天。
  • 吟白雪曲:吟詠高雅的詩文。
  • 紫霞杯:美酒的代稱。
  • 凋零老鬢:指年老頭髮稀疏。
  • 狂殺:極度狂熱。
  • 廬山:此處可能指廬山的美景,也可能暗指歸隱之地。
  • 紫薇花:一種美麗的花卉,常用來象徵美好或高潔。
  • 徘徊:來回走動,猶豫不決。

翻譯

自從分別後,我內心的情懷一直未能舒展,漫長的夏天裏,我每天都在思念你。如果我能吟詠高雅的詩文,那一定是因爲有你與我共飲美酒。儘管年老頭髮稀疏,但我對春風的狂熱依舊未減,希望它還能再次吹拂。不要因爲廬山的美景而動了歸隱的念頭,在紫薇花下稍作停留,不要猶豫不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留戀。詩中,「幽抱不曾開」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期待,「長夏思君日幾回」則進一步以時間的流逝來強調思念之深。後兩句通過對「白雪曲」與「紫霞杯」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高雅生活的嚮往。末句「莫爲廬山動歸興,紫薇花下少徘徊」則是對友人的勸慰,希望他不要輕易放棄眼前的美好,而應珍惜當下。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