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李子長見寄

賢聖由來病有之,那堪一病屢移時。 心寬不怕思眠早,性慢終應得老遲。 白首喜同湛雨坐,青燈細話子長詩。 定山卻喜劉文靖,賢輩如何都不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賢聖:指品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
  • 病有之:指即使是賢聖也會有病痛。
  • 屢移時:多次變換時間,指病程較長。
  • 心寬:心情寬慰,不焦慮。
  • 性慢:性格溫和,不急躁。
  • 白首:指年老。
  • 湛雨:此處可能指一種心境,或指與友人共坐時的寧靜氛圍。
  • 青燈:指夜晚讀書時的燈光。
  • 子長詩:指李子長的詩作。
  • 定山:可能指某個地名或象徵性的山名。
  • 劉文靖:人名,可能是一位文人或朋友。
  • 賢輩:指才德兼備的朋友們。

翻譯

即使是品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也難免會有病痛,何況這病痛還持續了很長時間。心情寬慰,不怕早早入睡,性格溫和,終將使人老得慢一些。年老時,我喜歡與友人共坐,享受寧靜的氛圍,夜晚在青燈下細細品讀李子長的詩作。定山之地,我欣喜於劉文靖的存在,但爲何我的那些才德兼備的朋友們都不來思念我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病痛的無奈以及對友情的渴望。詩中,「賢聖由來病有之」一句,既是對病痛的普遍性的認識,也透露出一種超然的態度。後文通過對「心寬」、「性慢」的描述,展現了作者面對病痛時的從容與淡定。詩的結尾,作者表達了對友情的思念,以及對友人不來訪的淡淡哀愁,情感真摯,引人深思。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