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老師九首

靈氣東南歇,平原風雨昏。 朱弦沈寶匣,白日黯重閽。 駑馬曾回眄,明珠豈報恩。 山陽聞笛處,遙夜悵銷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氣:指天地間的精華之氣,這裏比喻周老師的才華和精神。
  • 朱弦:紅色的琴絃,常用來比喻音樂或文人的才情。
  • 寶匣:珍貴的匣子,這裏比喻周老師去世,其才華如同被封存的寶物。
  • 重閽:重重宮門,這裏比喻周老師的去世使得世界變得昏暗。
  • 駑馬:劣馬,這裏比喻自己。
  • 回眄:回頭看,這裏表示周老師對自己的關注。
  • 明珠:珍貴的珠子,這裏比喻周老師的恩情。
  • 山陽聞笛:典故,出自《晉書·嵇康傳》,嵇康被殺後,其友向秀經過山陽,聽到笛聲,感慨萬分。這裏用來表達對周老師的懷念和哀思。
  • 銷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或思念。

翻譯

東南方的靈氣似乎已經消歇,平原上的風雨使得天地昏暗。周老師的才華如同被封存的寶物,世界因他的去世而變得昏暗。我這劣馬曾得到他的關注,他的恩情如同珍貴的明珠,我怎能報答。在山陽聽到笛聲的地方,長夜中我感到極度的悲傷和思念。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周老師去世的深切哀悼和無盡懷念。詩中,「靈氣東南歇」開篇即營造了一種悲涼的氛圍,暗示了周老師去世後世界的黯淡。後文通過「朱弦沈寶匣」、「白日黯重閽」等意象,進一步以音樂和宮門爲喻,形象地描繪了周老師才華的消逝和世界的昏暗。詩的最後,借用「山陽聞笛」的典故,抒發了對周老師的深切懷念和無法報答其恩情的遺憾,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