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登寺樓甚幽,諸公擬借爲社,遂各施買酒餘錢付僧葺窗檻,並志

無處堪逃俗,高樓遠市廛。 香雲消永日,法雨近諸天。 欲借翻經地,先分貰酒錢。 沈酣那可極,長此共安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逃俗:逃避世俗。
  • 市廛(chán):市中店鋪。
  • 香雲:香菸繚繞如雲,比喻寺廟的香火。
  • 永日:長日,整日。
  • 法雨:佛法如雨,能滋潤衆生,比喻佛法的普渡。
  • 諸天:佛教中指天界,即神仙居住的地方。
  • 翻經:翻閱佛經。
  • (shì):賒欠。
  • 沈酣:沉醉。
  • 安禪:坐禪,指修行佛法。

翻譯

無處可逃脫這世俗的紛擾,只能登上高樓遠離市中的店鋪。 香菸繚繞如雲,消磨了整日時光,佛法如雨,彷彿近在神仙居住的天界。 我們打算借用這裏翻閱佛經的地方,於是各自拿出賒酒剩下的錢交給僧人修繕窗戶和門檻。 沉醉其中無法自拔,願長久地與大家一起修行佛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們在幽靜的寺廟樓上逃避世俗的情景。通過「香雲」、「法雨」等意象,表達了他們對佛法的嚮往和沉醉。最後,他們決定將酒錢用於修繕寺廟,體現了他們對佛法的虔誠和對清靜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佛法的嚮往。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