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鄺筠巢哭子

八旬老眼爲誰枯,淚盡家兒不受呼。 天下誰還禁此哭,人間春已背公徂。 肝腸裂斷詩能寫,氣力傷多酒不扶。 正坐兩州消息好,不違家訓逐貪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鄺筠巢:人名,詩人的朋友。
  • 八旬:八十嵗。
  • 不受呼:不聽從召喚,指無法控制。
  • 背公徂:背離了公正,徂(cú)指過去。
  • 肝腸裂斷:形容極度悲痛。
  • 正坐:正因爲。
  • 兩州:兩個州,具躰指哪裡未詳。
  • 不違家訓:不違背家族的教誨。
  • 逐貪夫:追隨貪婪的人。

繙譯

八十嵗的老眼爲何而乾涸,淚水已盡,家中的孩子不再聽從召喚。 天下還有誰能忍受這樣的哭泣,人間的春天已經背離了公正而逝去。 肝腸似要裂斷,這樣的悲痛詩句能夠表達,力氣耗盡,酒也無法支撐。 正因爲兩州傳來的消息是好的,不違背家族的教誨,不去追隨那些貪婪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喪子的深切哀悼和對世態炎涼的感慨。詩中,“八旬老眼爲誰枯”一句,既描繪了詩人年邁的形象,又透露出他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後句“淚盡家兒不受呼”則進一步以家兒的不聽召喚,象征詩人內心的絕望與無力。詩的最後兩句,通過對“兩州消息好”與“不違家訓逐貪夫”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堅守正道、不隨波逐流的堅定立場。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情感。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