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六晚過南亭再成
舟近獨憐溪上石,舟遠遙憐石上雲。
云爲情性石爲骨,散此奇峯質與文。
造物何年初造此,千峯百峯置水濆。
斜飛潭影分波面,直上空霄插漢紋。
西偏藉此當鴻寶,地角於斯渙小羣。
自從禹跡銷沉盡,遙對湘娥泣舜君。
慕類哀禽林外少,呼寒啼狖穴中紛。
亦緣僻處成孤立,選勝標佳未許聞。
在阿獨使人歌嘆,出世長辭物厭欣。
寄言招隱攀幽者,早同叢桂共氤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造物:指創造萬物的神或自然力量。
- 鴻寶:指珍貴的寶物。
- 禹跡:指大禹治水的遺跡。
- 湘娥:指湘水女神,傳說中的湘夫人。
- 狖(yòu):一種長尾猿。
- 氤氳:形容菸或氣很盛的樣子。
繙譯
船靠近時,我獨自憐愛谿上的石頭;船遠去時,我遙望石頭上的雲彩。雲彩因情感而變化,石頭因堅靭而存在,它們在這奇峰上展現出獨特的質感和文採。大自然最初是如何創造這一切的?千百座山峰安置在水邊。斜飛的潭影分開了水麪,直插雲霄的山峰插入天際的紋理。
西邊借這景象儅作珍貴的寶物,地角在這裡顯得微不足道。自從大禹治水的遺跡消失後,我衹能遙望湘水女神哭泣的舜帝。林外很少有像我這樣懷唸同類和哀鳴的禽鳥,穴中的猿猴卻在呼喚寒冷和啼哭。
也因爲身処偏僻之地而孤獨,選擇勝景和佳処卻不爲人知。在這裡獨自使人歌頌和歎息,超脫世俗,長久地告別了對物質的厭倦和訢悅。寄語那些想要隱居和攀登幽深之地的人,早日與叢生的桂樹一同沉浸在濃鬱的香氣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舟行中對自然景觀的深情觀察和內心感受。通過對“雲”與“石”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獨特理解和情感寄托。詩中“雲爲情性石爲骨”一句,巧妙地將雲的變幻與石的堅硬相對比,展現了自然的多樣性和永恒性。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抒發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超越。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季春十日姚永言招同黃可遠宋九青夜集談詩微商同異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伏夜苦暑神遊四景意可清涼夕庭梧雲 》 —— [ 明 ] 郭之奇
- 《 山居 》 —— [ 明 ] 郭之奇
- 《 阿子歌九絕 有序 其七 》 —— [ 明 ] 郭之奇
- 《 庚午冬虜儆烽傳溯流金陵約同假曹方姚陳諸子北上俱以散館尚遙深居念獨行不可於辛未春遵洄而南而家扁舟不能自聊作紀懷詩十首 其六 從策 》 —— [ 明 ] 郭之奇
- 《 秋齋獨對閱張曲江集追和感遇詩八作 》 —— [ 明 ] 郭之奇
- 《 中興一旅文武遺臣欲盡制乙未聞感嘆有作 》 —— [ 明 ] 郭之奇
- 《 自龍遊登陸至衢州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