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一旅文武遺臣欲盡制乙未聞感嘆有作

七載空思鹿野芩,九天誰聽鶴皋音。 周家八士季爲馬,魯國元侯伯是禽。 幾見夔龍堪再命,漫言羆虎未全任。 何時一網收麟鳳,蝣羽鵜樑莫浪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鹿野芩(lù yě qín):指鹿野苑,彿教聖地,這裡比喻隱居之地。
  • 鶴臯音(hè gāo yīn):指高遠的音樂,比喻高雅的聲音或言論。
  • 周家八士季爲馬:指周朝的八位賢士,其中季氏以馬爲姓,這裡指賢才。
  • 魯國元侯伯是禽:指魯國的元侯,伯禽是其名,這裡指賢臣。
  • 夔龍(kuí lóng):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比喻賢能之人。
  • 羆虎(pí hǔ):指熊和虎,比喻勇猛的武將。
  • 麟鳳(lín fèng):指麒麟和鳳凰,比喻傑出的人才。
  • 蝣羽鵜梁(yóu yǔ tí liáng):指蝣蝣之羽和鵜鶘之梁,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繙譯

七年來,我空想著隱居的鹿野苑,九天之上,誰又能聽到那高雅的音樂。 周朝的八位賢士中,季氏以馬爲姓,魯國的元侯,伯禽是其名。 多少次見到賢能之人被再次任命,卻說勇猛的武將尚未完全被任用。 何時能一網打盡那些傑出的人才,不要對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感到羨慕。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國家中興的渴望和對賢才未被充分利用的憂慮。詩中通過對比鹿野苑的隱居與九天之上的高雅音樂,暗示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境界的曏往。同時,通過對周家八士和魯國元侯的提及,強調了賢才的重要性。最後,作者希望國家能夠聚集所有傑出的人才,不要被瑣碎的事物所迷惑,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深切期望。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