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小修所攜惠泉

昔逢惠山人,曾說惠山好。 季子千里來,同飲惠山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惠山:位於江蘇省無錫市,以泉水著名。
  • 季子:古代對年輕男子的美稱,這裏指小修。

翻譯

曾經遇見來自惠山的人,他曾向我讚美惠山的美好。 如今季子從千里之外來到這裏,我們一同品嚐惠山的美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回憶與現實的交織,表達了作者對惠山美景及其泉水的嚮往和珍視。詩中「昔逢惠山人,曾說惠山好」展現了作者對惠山的美好印象,而「季子千里來,同飲惠山水」則描繪了與友人共享這份美好的情景,體現了深厚的友情和對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