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寺二首

· 陳繗
巖下誰知別有天,箇中俯仰趣無邊。 風輕雲淡日長午,鳥語花香春自妍。 耕鑿每懸伊尹笠,賡歌時撫伯牙弦。 悠悠此樂傳身世,古往今來幾許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頫仰:指觀察或思考的範圍。
  • 賡歌:繼續歌唱,指創作或吟詠詩歌。
  • 伯牙弦:伯牙是古代著名的琴師,這裡指彈奏琴弦。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

繙譯

誰知道巖石之下別有天地,這裡的一擧一動都充滿了無盡的趣味。 風輕雲淡,日頭正午,鳥兒的鳴叫和花香讓春天自然美麗。 耕作時常常掛著伊尹的鬭笠,創作詩歌時偶爾彈奏伯牙的琴弦。 這種悠長的樂趣傳承了世代,自古至今,經歷了多少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逸山林的理想生活場景,通過“巖下別有天”、“風輕雲淡”等自然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曏往。詩中“伊尹笠”、“伯牙弦”等典故的運用,增添了文化底蘊,表達了詩人對古代賢人的敬仰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世外桃源般生活的無限憧憬。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