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會試南都美人家三首

· 陳繗
薄施鉛粉淡梳妝,小巧風流恁也強。 矯欲比花還解語,豔將凝雪卻生香。 輕輕笑個情偏重,短短歌兒趣自長。 色勝當年遊月府,眼前縹緲見霓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赴會試:參加科舉考試。
  • 南都:指南京。
  • 美人:美麗的女子。
  • 薄施鉛粉:輕輕地塗抹粉妝。
  • 恁也強:如此也很好。
  • 矯欲比花:姿態嬌美,彷彿要與花兒相比。
  • 解語:理解言語,此處指花兒似乎能理解人的話語。
  • 凝雪:凝固的雪,比喻肌膚白皙。
  • 生香:散發香氣。
  • 情偏重:情感特別深厚。
  • 趣自長:趣味自然長久。
  • 色勝:美貌勝過。
  • 月府:月宮,傳說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 縹緲:隱約不清的樣子。
  • 霓裳:神仙的衣裳,此處指美人身上的華服。

翻譯

輕輕塗抹粉妝,淡雅梳妝,小巧的風姿很是迷人。 姿態嬌美,彷彿要與花兒相比,還能理解人的話語;白皙的肌膚如同凝固的雪,卻散發着香氣。 輕輕一笑,情感特別深厚;短短的歌聲,趣味自然長久。 美貌勝過當年遊月宮的仙女,眼前隱約可見她身上的華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在南京偶遇的美人。詩中,「薄施鉛粉淡梳妝」一句,即展現了美人的淡雅之美,不施濃妝,卻更顯清新脫俗。「矯欲比花還解語」與「豔將凝雪卻生香」則通過比喻和誇張,進一步描繪了美人的嬌美與風韻,花兒般的嬌豔與雪般的肌膚,以及那似乎能理解人言的靈性,都使得美人形象生動而立體。後兩句「色勝當年遊月府,眼前縹緲見霓裳」則通過對比和想象,將美人的美貌提升到了神話般的境界,彷彿她是從月宮降臨凡間的仙女,令人陶醉。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人的讚美與留戀之情。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