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將出尋梅

虯枝高望鐵橋開,稟氣寰中寡所諧。 樵塢夜寒花索酒,山廚香近月橫階。 何處畫圖空議儗,他時羹鼎絕安排。 相逢也恨孤山淺,那得詩情到簡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虯枝:彎曲的樹枝。
  • 鐵橋:此處可能指堅固的橋樑,也可能是一個地名。
  • 稟氣:天賦的氣質或特性。
  • 寰中:世界之中。
  • 寡所諧:少有和諧之處。
  • 樵塢:樵夫的村落。
  • 索酒:尋找酒喝。
  • 山廚:山中的廚房。
  • 議儗:議論和模仿。
  • 羹鼎:烹飪用的鼎,這裏指烹飪。
  • 孤山:孤立的小山。
  • 簡齋:簡樸的書齋。

翻譯

清晨起來,準備出門尋找梅花。 彎曲的樹枝高高地伸向堅固的鐵橋,我在這世界中天賦的氣質少有和諧之處。 樵夫的村落夜晚寒冷,花兒尋找酒來取暖,山中的廚房香氣四溢,月光橫灑在臺階上。 哪裏的畫圖空有議論和模仿,未來的烹飪計劃已經安排妥當。 相逢時也遺憾孤山太淺,哪能將詩情帶到簡樸的書齋中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尋梅的情景,通過「虯枝」、「鐵橋」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環境的幽靜與堅固。詩中「樵塢夜寒花索酒,山廚香近月橫階」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結合,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受。末句「相逢也恨孤山淺,那得詩情到簡齋」則透露出詩人對詩意生活的嚮往與遺憾,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對簡樸生活的渴望。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