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主丁侯約遊圭峯齋次以病不果賦此

筍輿欲出更夷猶,病入西風汗未收。 書閣水雲聊自晚,玉臺霜月爲誰秋。 主翁愛客杯盤大,小吏鳴鞭道路愁。 我有平生筋力在,不尋齋次碧峯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筍輿:古代一種用竹子製成的輕便轎子。
  • 夷猶:猶豫不決。
  • 書閣:藏書樓。
  • 玉臺:指高聳的樓臺。
  • 霜月:秋天的月亮。
  • 主翁:主人。
  • 杯盤大:形容宴席豐盛。
  • 小吏:低級官員。
  • 鳴鞭:揮動鞭子發出聲響,這裏指驅趕行人。
  • 齋次:齋戒的地方。
  • 碧峯頭:青翠的山峯之巔。

翻譯

我本想乘坐輕便的竹轎出遊,但因病體未愈,西風中汗水未乾,猶豫不決。 藏書樓旁的水雲景色,我獨自欣賞到傍晚,高聳樓臺上的秋月,又是爲了誰而明亮。 主人熱情好客,宴席豐盛,低級官員在路上揮鞭驅趕行人,令我心生憂愁。 我還有平生的力氣,不願只在齋戒的地方徘徊,而不到碧綠山峯之巔去尋找真正的自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因病未能如約出遊的遺憾心情,以及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詩中「筍輿欲出更夷猶」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出遊的願望,又透露出因病體未愈而猶豫不決的心態。後文通過對書閣、水雲、玉臺、霜月等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嚮往。而「主翁愛客杯盤大,小吏鳴鞭道路愁」則反映了詩人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最後一句「我有平生筋力在,不尋齋次碧峯頭」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不願受世俗束縛,渴望追求自由和真實的自我。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