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申仲禮

紛紛榮悴閱春花,慚愧山巔與水涯。 不揣散材難補世,自投塵鞅卻思家。 黃紬覆首爭槐蟻,藜杖支頤數屋鴉。 歲莫情懷若爲守,真同旅食住京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榮悴:榮華與憔悴。
  • 不揣:不自量。
  • 散材:指無用之材。
  • 塵鞅:塵世的束縛。
  • 黃紬:黃色的綢被。
  • 覆首:蓋在頭上。
  • 爭槐蟻:比喻爭鬥不休。
  • 支頤:以手托腮。
  • 數屋鴉:數着屋頂上的烏鴉,形容無聊或憂鬱。
  • 歲莫:歲末。
  • 旅食:寄食,旅居。
  • 京華:京城的美稱。

翻譯

在春天的花開花落中,我經歷了無數的榮華與憔悴,感到慚愧自己如同山巔與水涯一般平凡。我不自量力,難以彌補世間的不足,自願投身於塵世的紛擾之中,卻又思念家鄉。我蓋着黃色的綢被,頭枕着爭鬥不休的槐樹下的螞蟻,手持藜杖,托腮數着屋頂上的烏鴉。歲末的心情該如何守護,我如同寄食在京城的旅人,無法安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繁華世界中的孤獨與無奈,以及對家鄉的深深思念。詩中,「榮悴閱春花」一句,既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又隱喻了人生的起伏變化。後文通過「不揣散材」、「自投塵鞅」等詞句,展現了作者對自己處境的自嘲與無奈。結尾的「歲莫情懷若爲守,真同旅食住京華」則深刻表達了作者在歲末時分的迷茫與不安,以及對家鄉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