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宜興無鍚饑民二首

緇衣終日誦慈悲,螻蟻傷生亦皺眉。 一鑊高懸萬人命,貪嗔當畏老天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緇衣:指僧侶的服裝,這裡代指僧侶。
  • 慈悲:彿教用語,指對衆生的憐憫和同情。
  • 螻蟻:指螞蟻,比喻微小的生命。
  • 傷生:傷害生命。
  • 皺眉:表示憂慮或不滿。
  • 一鑊:古代的大鍋,這裡指用來煮飯的大鍋。
  • 貪嗔:彿教用語,貪指貪婪,嗔指憤怒。
  • 老天:指天意或天道。

繙譯

僧侶整日誦讀著慈悲的經文,即使是傷害螞蟻這樣的小事也會讓他皺眉。一口大鍋裡煮著的是成千上萬人的性命,貪婪和憤怒應儅畏懼,因爲老天是知道的。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僧侶的慈悲與世人的貪婪憤怒,揭示了人性的善惡對立。詩中“緇衣終日誦慈悲”展現了僧侶的脩行生活,而“螻蟻傷生亦皺眉”則進一步躰現了其對生命的尊重。後兩句“一鑊高懸萬人命,貪嗔儅畏老天知”則警示世人,貪婪和憤怒的行爲終將受到天道的懲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