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曲

入夜砧聲滿四鄰,一天霜月秋雲輕。 自憐歲歲衣裁就,欲寄無因到遠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砧聲:擣衣時木棒敲打衣物發出的聲音。砧(zhēn),擣衣石。
  • 自憐:自我憐憫,感到自己可憐。
  • 衣裁就:衣服已經做好。裁(cái),剪裁制作。
  • 無因:沒有理由,沒有機會。
  • 遠人:遠方的人,通常指思唸的親人或愛人。

繙譯

夜晚,四周的砧聲此起彼伏,滿佈四鄰,一輪霜月高懸,鞦雲輕盈。我年年嵗嵗將衣服做好,卻因爲沒有機會,無法寄給遠方的親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的景象,通過砧聲、霜月、鞦雲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甯靜的氛圍。詩中“自憐嵗嵗衣裁就”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唸和無奈,衣服雖已做好,卻因種種原因無法送達,這種情感的無奈和期盼,使得詩歌的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唸之情。

張玉娘

張玉娘

松陽人,字若瓊。號一貞居士。宋提舉官張懋女。生有殊色,敏惠絕倫。嫁沈佺,未婚而佺卒。玉娘鬱鬱不樂,得疾卒,年二十八。文章醞藉,詩詞尤得風人之體,時以班大家比之。有《蘭雪集》。與李清照、朱淑真、吳淑姬並稱「宋代四大女詞人」。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