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高三章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一章) 採苦採苦,于山之南。忡忡憂心,其何以堪。(二章) 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雪潔。擬結百歲盟,忽成一朝別。 朝雲暮雨心去來,千里相思共明月。(三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皎皎 (jiǎo jiǎo):明亮潔白的樣子。
  • 悄悄 (qiāo qiāo):形容心情沉重,憂愁。
  • 忡忡 (chōng chōng):形容憂慮不安的樣子。
  • (kān):承受,忍受。
  • 擬結 (nǐ jié):打算訂立。
  • 朝雲暮雨 (zhāo yún mù yǔ):比喻變幻無常,也用來形容男女間的離別和相思。

翻譯

山峯高聳,月亮升起顯得小巧。月亮雖小,卻多麼明亮潔白。我思念的人在遙遠的路上,一天不見,我的心情就變得沉重憂愁。(一章)

在山的南面採摘苦菜,心中憂慮不安,這心情如何能承受。(二章)

你的心像金石一樣堅定,我的操守如冰雪般純潔。我們本打算訂立百年之盟,卻突然間成了短暫的別離。

朝雲暮雨,心情起伏不定,千里之外的相思,只能通過共同的明月來寄託。(三章)

賞析

這首詩通過山與月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思念之人的深切情感。詩中「山之高,月出小」描繪了山的高聳與月的微小,形成鮮明對比,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渺小。後文通過「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愛人的思念之深。第二章以採摘苦菜爲背景,進一步以「忡忡憂心」描繪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展現了其無法承受的憂慮。第三章則通過「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雪潔」展現了雙方堅貞不渝的愛情,而「朝雲暮雨心去來,千里相思共明月」則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比喻情感的起伏與遙遠的相思,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優美,情感深沉,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註釋

  • 皎皎:明亮的樣子,形容月亮光潔。
  • 悄悄:形容心情憂鬱、思念深切。
  • 採苦:採摘苦菜,古人常用此表達憂愁或勞役艱辛。
  • 忡忡:形容憂心忡忡,內心不安。
  • 金石堅:比喻心志堅定如金石。
  • 冰雪潔:形容品格純潔如冰雪。
  • 百歲盟:指長久的誓言或約定。
  • 一朝別:突然的離別。

翻譯

第一章 山峯高聳,月兒升起卻很小。那月兒多麼明亮,我在遠方思念着你,一日不見,我的心就憂鬱起來。

第二章 在山的南邊,我辛勤勞作,心中滿是憂慮,這怎麼能夠承受得住呢?

第三章 你的決心如同金石般堅硬,我的情感像冰雪般純潔。原本打算共結百年之約,卻忽然面臨了突如其來的分別。 無論朝雲還是暮雨,我的心隨你而去又來,即使千里之外,我們也能共享同一輪明月的思念。

賞析

張玉娘的這首詩以山之高、月之小起興,表達了深深的思戀之情。首章描繪了詩人對遠方之人的日夜思念,"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形象地刻畫了分離後的心境。第二章通過採苦的勞作和內心的煎熬,強化了憂愁的主題。最後一章轉折強烈,將堅貞的愛情與突然的別離形成對比,展現出愛情的無奈和執着,以及即便相隔千里,也能通過明月寄託相思的深情。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深沉,體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玉娘

張玉娘

松陽人,字若瓊。號一貞居士。宋提舉官張懋女。生有殊色,敏惠絕倫。嫁沈佺,未婚而佺卒。玉娘鬱鬱不樂,得疾卒,年二十八。文章醞藉,詩詞尤得風人之體,時以班大家比之。有《蘭雪集》。與李清照、朱淑真、吳淑姬並稱「宋代四大女詞人」。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