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 張翥
羨殺漁村無畔岸,茫茫楊柳蒹葭。雨餘秋漲沒汀沙。驚鴻投別渚,浴鳥坐沉槎。 殘日籬頭閒曬網,垂髫來賣魚蝦。得錢沽酒徑歸家。一聲橫笛外,煙火隔蘆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羨殺:非常羨慕。
  • 無畔岸:沒有邊界,形容廣闊。
  • 蒹葭:蘆葦。
  • 雨餘:雨後。
  • 汀沙:水邊的沙灘。
  • 驚鴻:受驚的鴻雁。
  • 別渚:另一片水域。
  • 浴鳥:在水中洗澡的鳥。
  • 沉槎:沉沒的木筏。
  • 垂髫:指小孩,因小孩頭髮下垂。
  • 沽酒:買酒。
  • 橫笛:橫吹的笛子。
  • 煙火:炊煙。

翻譯

我非常羨慕那漁村的無邊無際,廣闊的楊柳和蘆葦叢生。雨後秋水漲起,淹沒了水邊的沙灘。受驚的鴻雁飛向另一片水域,洗澡的鳥兒坐在沉沒的木筏上。

夕陽下,漁網閒掛在籬笆上曬着,小孩們來賣魚蝦。賺了錢就去買酒,然後直接回家。遠處傳來一聲橫笛的悠揚,炊煙從蘆花叢中升起,隔開了這寧靜的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的漁村生活畫面,通過「羨殺」、「無畔岸」等詞語表達了作者對這種自然、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驚鴻投別渚,浴鳥坐沉槎」生動描繪了水鳥的活動,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感。結尾的「一聲橫笛外,煙火隔蘆花」則巧妙地將聽覺與視覺結合,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深切向往。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