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古禪上人房

· 張昱
一染曇花百念空,淨香吹遍古禪風。 鉤簾燕雨時時過,洗鉢魚波處處通。 雞有佛緣曾聽法,檜因寶界漸成龍。 三生誰識蘇居士,惟是鹽官北寺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曇花(tán huā):即優曇鉢花,意譯靈瑞、瑞應。產於喜瑪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錫蘭等處。花隱於壺狀凹陷之花托中,常誤以爲隱花植物。世稱其花三千年一開,值輪王及佛出世方現,喻極爲難得的不世出之物。佛經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難得,如《法華經·方便品》雲:「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曇花一現」的成語,即源出於此。
  • 百念空:指所有的念頭都消失了,達到了一種空靈的境界。
  • 淨香:指清淨的香氣。
  • 古禪風:指古老的禪宗風格。
  • 鉤簾:指用鉤子掛起的簾子。
  • 燕雨:指燕子在雨中飛翔。
  • 洗鉢:指僧人洗滌飯鉢,這裏指僧人的日常生活。
  • 魚波:指魚兒在水中游動引起的波紋。
  • 雞有佛緣:指雞因爲某種機緣而與佛法結緣。
  • 檜因寶界:指檜樹因爲生長在寺廟中而顯得珍貴。
  • 漸成龍:指逐漸變得像龍一樣神聖。
  •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來生。
  • 蘇居士:指蘇軾,他是一位文學家,也是一位佛教徒。
  • 鹽官北寺鐘:指鹽官(今浙江海寧)北寺的鐘聲。

翻譯

一接觸到曇花,所有的雜念都消失了,清淨的香氣吹遍了古老的禪房。 鉤起的簾子外,燕子在雨中穿梭,僧人洗滌飯鉢時,魚兒在水中游動,處處都顯得通達無礙。 雞因爲某種佛緣而能聽聞佛法,檜樹因爲生長在寺廟中而逐漸顯得神聖。 三生之中,有誰能夠理解蘇軾的境界呢?只有鹽官北寺的鐘聲,才能喚起人們對他的記憶。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禪房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禪宗境界的嚮往和對蘇軾的懷念。詩中「曇花」、「淨香」、「古禪風」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空靈、清淨的禪境氛圍。而「雞有佛緣」、「檜因寶界」等句,則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佛教思想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佛法的理解和感悟。最後,詩人通過對蘇軾的懷念,表達了自己對這位文學家和佛教徒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禪意詩作。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