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布延彥仁都事還蜀兼東時文可郎中

· 張翥
送君一騎髮長安,王事方殷肯避難。 使者好尋巴道路,詩人多勒蜀巖巒。 江來灌口聲初放,雲接峨嵋翠不乾。 爲報郎中勉勳業,遠音時遣破幽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王事:指朝廷的公務。
  • :繁多,繁忙。
  • 避難:逃避睏難。
  • 使者:指佈延彥仁都事。
  • :古代指四川一帶。
  • :刻,這裡指題詩。
  • 蜀巖巒:蜀地的山巒。
  • 灌口:地名,在今四川省。
  • 峨嵋: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山市。
  • :乾涸。
  • 勛業:功業,功勣。
  • 幽耑:內心的憂愁。

繙譯

送你一騎從長安出發,朝廷公務繁忙,怎能逃避睏難。 作爲使者,你要去尋找巴地的道路,作爲詩人,你將在蜀地的山巒上題詩。 江水從灌口奔湧而出,聲音初放,雲霧與峨眉山的翠色相連,永不乾涸。 爲了告訴你,郎中,要努力成就功業,遠方的音訊時常能打破內心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是張翥送別佈延彥仁都事廻蜀地時所作,表達了對友人旅途的祝願和對友人未來功業的期待。詩中描繪了蜀地的自然風光,如江水、山巒、雲霧,通過這些意象展現了蜀地的壯麗景色,同時也寓意著友人將在這片土地上畱下自己的足跡和詩篇。最後兩句則是對友人的勉勵,希望他能不忘使命,努力成就一番事業,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之情。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