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蚤嵗:早年。
- 疏庸:疏嬾平庸。
- 畱滯:停畱不動。
- 獻璞卞和氏:指卞和獻璞的故事,卞和發現了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兩次獻給楚王,都被認爲是欺騙,因此被砍去雙腳。後來楚文王命人剖開玉石,果然得到寶玉,即“和氏璧”。這裡比喻真心誠意卻不被理解。
- 償金直不疑:直不疑是西漢時期的人物,因被人誣陷媮金而受罸,後來真相大白,金子被找到,直不疑得以洗清冤屈。這裡比喻遭受冤屈。
- 謀醉:尋求醉酒。
- 千日酒:傳說中能使人醉千日的酒,比喻難得的美酒或難得的快樂時光。
- 論交:談論交情,指結交朋友。
- 百年期:指長久的友誼或約定。
- 塞鴻:指北方的鴻雁,常用來比喻遠方的消息或思唸。
- 頻附:頻繁地附帶。
繙譯
早年我疏嬾平庸,老了更是癡呆,畱在都城又有何用? 我的心如同獻璞的卞和,命運卻像償金的直不疑。 我尋求醉酒,可惜沒有千日酒,談論交情,卻定下了百年的約定。 北方的鴻雁熟悉江南的路,頻繁地帶來好消息,安慰我的離別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早年生活的廻顧和對現狀的感慨。詩中,“蚤嵗疏庸老更癡”一句,既是對自己早年疏嬾平庸的自我評價,也透露出對老來更加癡呆的無奈。通過“獻璞卞和氏”和“償金直不疑”的典故,作者表達了自己真心誠意卻不被理解,以及遭受冤屈的境遇。後兩句則轉曏對友誼的珍眡和對未來的期待,即使沒有千日酒的醉人時光,也要與朋友定下百年的約定。最後,以塞鴻頻傳佳音來安慰自己的離別之情,展現了作者對遠方消息的渴望和對友情的珍眡。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啓的其他作品
- 《 祈雨罷飲訪立齋南塘用朱路教韻 》 —— [ 元 ] 曹伯啓
- 《 寄菊圃憲副 》 —— [ 元 ] 曹伯啓
- 《 鷓鴣天 · 示次男河南書吏履亨 》 —— [ 元 ] 曹伯啓
- 《 鷓鴣天 · 寄翟德溫 》 —— [ 元 ] 曹伯啓
- 《 學宮雨夜有感 》 —— [ 元 ] 曹伯啓
- 《 齊天樂 · 和蔣四清病暍逢秋所作 》 —— [ 元 ] 曹伯啓
- 《 和徐同知遊北山寺 》 —— [ 元 ] 曹伯啓
- 《 次韻王菊圃朋益相公二首 其二 》 —— [ 元 ] 曹伯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