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宮雨夜有感
北風撼庭柯,寒雨擊檐瓦。
恍疑更漏急,俄頃恣飄灑。
輾轉宦遊客,聽此殊不雅。
留滯三月餘,憧憧若奔馬。
緬惟莘郊人,清芬播中夏。
徵車再三來,囂囂尚耕野。
以身閱盛衰,動靜非苟且。
竹帛照古今,惠夷同聖者。
人材有徑庭,理勢遂高下。
負此頑鈍資,辛勤願陶冶。
茹糗充朝飢,芹宮芘餘廈。
僮僕夜號寒,私憂若爲寫。
鼎食愧臧獲,陸沉哀屈賈。
載詠雞鳴詩,行藏隨用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恍疑:彷彿,好像。
- 更漏:古代計時器,此處指時間。
- 俄頃:一會兒,不久。
- 恣飄灑:任意地飄灑。
- 輾轉:反覆不定。
- 宦遊:出外做官。
- 憧憧:形容心神不定。
- 緬惟:遙想。
- 莘郊人:指古代隱士。
- 清芬:美好的名聲。
- 中夏:中原地區。
- 徵車:徵召的車。
- 囂囂:自得無慾的樣子。
- 耕野:在田野耕作。
- 動靜:行動和靜止。
- 竹帛:指史書。
- 惠夷:指有德行的人。
- 徑庭:相差很遠。
- 理勢:道理和形勢。
- 頑鈍:愚鈍。
- 陶冶:培養,鍛鍊。
- 茹糗:吃乾糧。
- 芹宮:學宮,學校。
- 芘餘廈:遮蔽其餘的房屋。
- 僮僕:僕人。
- 私憂:個人的憂慮。
- 鼎食:指貴族的豪華生活。
- 臧獲:奴婢。
- 陸沉:比喻埋沒,不爲人知。
- 屈賈:指屈原和賈誼。
- 行藏:指出仕和隱退。
- 用舍:指被任用和不被任用。
翻譯
北風搖動庭院中的樹木,寒雨敲打着屋檐的瓦片。彷彿是更漏急促,不久便任意地飄灑起來。我這個反覆不定的宦遊之人,聽到這樣的聲音感到非常不愉快。停留在這裏已經三個多月了,心神不定如同奔馬。遙想古代的隱士,他們美好的名聲傳播在中原地區。徵召的車子再三來到,他們卻自得無慾地在田野耕作。他們以自己的行動和靜止體驗世間的盛衰,這並非是隨便的。史書照耀古今,有德行的人與聖人同樣受到尊敬。人與人之間的才能相差很遠,道理和形勢也有高下之分。我擁有這樣愚鈍的資質,但仍然願意通過辛勤努力來培養自己。吃乾糧充飢,學宮爲我遮蔽其餘的房屋。僕人在夜裏因寒冷而哭泣,我個人的憂慮該如何表達。享受貴族的豪華生活讓我感到愧疚,像屈原和賈誼那樣埋沒不爲人知讓我感到悲哀。再次詠唱雞鳴詩,我的出仕和隱退隨着被任用和不被任用而變化。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雨夜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宦遊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士生活的嚮往。詩中,「北風撼庭柯,寒雨擊檐瓦」生動地描繪了雨夜的淒冷,而「恍疑更漏急,俄頃恣飄灑」則進一步以時間的流逝來加深這種孤獨感。作者通過對隱士生活的讚美,表達了自己對清靜生活的渴望,以及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悲哀。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啓的其他作品
- 《 寄胡教諭六首 其六 》 —— [ 元 ] 曹伯啓
- 《 諸生酬唱以九日言懷西郊晚望爲二題因念春三秋九乃南北士民行樂之時重陽迫近河決虞城鄉邑三面皆被其害別墅數 》 —— [ 元 ] 曹伯啓
- 《 和何御史登蔣山二首 》 —— [ 元 ] 曹伯啓
- 《 題趙鼎之一山詩卷 》 —— [ 元 ] 曹伯啓
- 《 濟州登太白樓懷鄭從之御史二首 》 —— [ 元 ] 曹伯啓
- 《 題許宜之三詩卷樂善樓 》 —— [ 元 ] 曹伯啓
- 《 張文在府教以詩示舉人因倚韻述懷 》 —— [ 元 ] 曹伯啓
- 《 賀朱鶴臯除江陰教三首 其三 》 —— [ 元 ] 曹伯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