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 示次男河南書吏履亨

鬥壘衡門筆硯生。清流不棄作豪英。宦途始步防顛躓,人海論交戒滿盈。 臨事懼,好謀成。百年到手是功名。羣雛已逐雲萍散,又掛西南一點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鬭壘衡門:形容居処簡陋。
  • 清流:指品行高潔的人。
  • 宦途:官場生涯。
  • 顛躓:跌倒,比喻事業上的挫折。
  • 人海:比喻社會、世間。
  • 論交:結交朋友。
  • 滿盈:過分,過度。
  • 臨事懼:麪對事情時要有畏懼之心,指謹慎行事。
  • 好謀成:善於謀劃才能成功。
  • 百年到手:指一生中真正得到的東西。
  • 群雛:比喻子女。
  • 雲萍散:像雲和萍一樣分散,形容離別。
  • :牽掛。
  • 一點情:一點牽掛之情。

繙譯

在簡陋的居所中,筆硯相伴,生活清貧卻不忘保持高潔的品行。不要放棄,要成爲傑出的人物。在官場生涯中,一開始就要小心避免挫折,在社會中結交朋友時,要警惕不要過於自滿。麪對事情時要謹慎,善於謀劃才能成功。一生中真正得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功名。子女們已經像雲和萍一樣分散,而我心中又多了一份對西南方曏的牽掛。

賞析

這首作品是曹伯啓寫給次子履亨的教誨之詞。詩中,他以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感悟,告誡兒子在官場和人際交往中應保持謹慎和謙遜,強調了謀劃和謹慎行事的重要性。同時,他也表達了對子女離別的牽掛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父愛的關懷和人生的智慧。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