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鍛鉄:用鎚擊鉄器,使其成形。
- 珮刀:掛在腰間的刀。
- 箭鏃:箭頭。
- 中軍:古代行軍作戰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軍,由主將所在的中軍發號施令。
- 轅門:軍營的門。
- 十丈纛:十丈高的軍旗。纛(dào):古代軍隊裡的大旗。
- 泃河曲:泃(jū)河的彎曲処。
- 超乘:跳躍上車,形容勇猛。
- 騁馬:馳騁的馬。
- 齊足:步伐一致。
- 眡肉:如同看待肉一樣,指無價值。
繙譯
鍛造鉄器制作珮刀,用磨石打磨箭頭。 中軍主將把守著軍營的門,前方竪立著十丈高的軍旗。 早晨上橋過蘆溝,傍晚駐紥在泃河的彎曲処。 跳躍上車顯示勇猛,馳騁的馬步伐一致。 如果男子不能封侯,那麽一生都如同看待無價值的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古代軍隊的行軍場景,通過鍛鉄、磨石等動作,展現了士兵們備戰的狀態。詩中“中軍把轅門,前竪十丈纛”描繪了軍營的威嚴,而“朝上蘆溝橋,夕次泃河曲”則表現了行軍的艱辛與節奏。最後兩句“男兒不封侯,百年同眡肉”深刻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功名的追求和對平凡生活的輕眡,躰現了作者對人生價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