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都事

· 張昱
老卻樊川杜牧之,風流誰賦柳絲絲? 不關請告來歸早,惟恐尋春去較遲。 畫舫行時長載酒,粉牆到處即題詩。 至今留得狂名在,唯有纖腰弟子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張都事:人名,張昱的友人。
  • 樊川杜牧之:指唐代詩人杜牧,因其居所名爲樊川,故有此稱。
  • 風流:這裡指文採風流,即文學才華。
  • 柳絲絲:形容柳枝細長柔軟,常用來比喻女子的柔美。
  • 請告:請求告假。
  • 歸早:提前歸來。
  • 尋春:尋覔春光,比喻尋歡作樂。
  • 畫舫:裝飾華麗的船衹。
  • 粉牆:塗有白粉的牆壁,常用來題詩。
  • 狂名:放蕩不羈的名聲。
  • 纖腰弟子:指年輕的女子,纖腰形容女子腰肢細柔。

繙譯

我倣彿老了,就像樊川的杜牧一樣,誰還能用柳絲般的詩句來描繪我的風流? 不是因爲請求早些歸來,而是擔心去尋歡作樂會太遲。 在華麗的船上,我常常載著酒,粉牆到処都是我題寫的詩句。 至今我的放蕩名聲猶在,衹有那些細腰的女子們知曉。

賞析

這首詩是張昱以杜牧自比,表達了自己雖老猶風流的生活態度。詩中“柳絲絲”形容了詩人的文採風流,而“請告來歸早”與“尋春去較遲”則巧妙地表達了對及時行樂的渴望。後兩句通過“畫舫行時長載酒”和“粉牆到処即題詩”展現了詩人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最後以“狂名”和“纖腰弟子知”作結,既顯示了詩人的自嘲,也透露出一種不羈的自豪。整首詩語言流暢,意境灑脫,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哲學和文學情懷。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