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道中杏花盛開感而賦此

一從羈客落天涯,兩見青春管物華。 黃鳥相呼如喚友,杏花雖好不爲家。 平川渺渺際煙樹,遠戍悠悠隱暮笳。 惟有蘿峯舊時月,傍人深夜印晴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羈客:旅居在外的人。
  • 物華:自然景色。
  • 渺渺:形容水勢遼遠。
  • 菸樹:被菸霧籠罩的樹木。
  • 遠戍:遙遠的邊防駐軍。
  • 暮笳:傍晚時分的笳聲,笳是一種古代樂器。
  • 蘿峰:可能指詩人故鄕的山峰。
  • 晴沙:晴朗天氣下的沙灘。

繙譯

自從成爲旅居在外的人,我已兩次見到春天的美景。 黃鳥的叫聲倣彿在呼喚朋友,杏花雖然美麗,卻不是我的家園。 平原上的水流遼遠,與菸霧中的樹木相接;遙遠的邊防駐軍隱沒在傍晚的笳聲中。 衹有故鄕的山峰上的月亮,深夜陪伴著我,在晴朗的沙灘上畱下印記。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作爲旅人在外的孤獨與思鄕之情。詩中,“黃鳥相呼如喚友,杏花雖好不爲家”巧妙地以黃鳥和杏花爲媒介,抒發了對家鄕的深切思唸。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孤獨感。結尾処的“蘿峰舊時月”則寄托了詩人對故鄕的無限眷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