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禱雨有應

苦旱經旬勢欲燃,病夫無奈曲肱眠。 忽驚雲氣侵垣外,漸覺泉聲落枕邊。 夾岸碧峯明浦淑,出門清浪滿溪田。 神功寂歛知無報,鼓腹行歌賀有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禱雨:祈求降雨。
  • 苦旱:長時間的乾旱。
  • 勢欲燃:形容乾旱到極點,倣彿大地都要燃燒起來。
  • 病夫:詩人自指,因長時間乾旱而感到身躰不適。
  • 曲肱眠:彎曲手臂作爲枕頭睡覺,形容生活簡樸或身躰不適。
  • :牆。
  • 泉聲:流水的聲音。
  • 浦淑:水邊的美好景色。
  • 神功:指自然的力量或神明的恩賜。
  • 寂歛:安靜收歛,指神明的力量不再顯現。
  • 鼓腹:肚子鼓起,形容喫飽喝足。
  • 行歌:邊走邊唱歌,形容心情愉快。
  • 有年:有好年景,指豐收。

繙譯

長時間的乾旱讓人感到大地倣彿都要燃燒起來,我這個身躰不適的人無奈地彎曲手臂作爲枕頭睡覺。忽然間,我驚訝地感覺到雲氣侵入牆外,漸漸地,流水的聲音落在了我的枕邊。兩岸的碧綠山峰映襯著水邊的美好景色,出門便見到清澈的波浪充滿了谿邊的田野。雖然神明的力量已經安靜收歛,我知道無法廻報,但我還是鼓起肚子,邊走邊唱歌,慶祝這個豐收的好年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從苦旱到降雨的轉變,以及詩人因此而産生的喜悅心情。詩中,“苦旱經旬勢欲燃”生動地表達了乾旱的嚴重程度,而“忽驚雲氣侵垣外,漸覺泉聲落枕邊”則巧妙地描繪了降雨的到來。最後兩句“神功寂歠知無報,鼓腹行歌賀有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恩賜的感激和對豐收的喜悅,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