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蔚元日詩

衡門啓初旦,冉冉歲行益。 節序人自歡,焉爲同餘寂。 塊然守一室,惆悵將至夕。 天地雖更始,人生無終極。 念欲昉樂端,憂懷紛如積。 來者日以新,誰能返疇昔。 餘生愉在野,披睹中有獲。 託素毫翰林,千秋垂金石。 逢掖足禦寒,豈必盡狐白。 興言實起予,偕子臞山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衡門:簡陋的門。
  • 冉冉:慢慢地。
  • 嵗行益:嵗月逐漸增加。
  • 節序:時節的順序。
  • 塊然:孤獨的樣子。
  • 惆悵:憂鬱,心情不好。
  • 昉樂耑:開始尋找快樂。
  • 憂懷:憂慮的心情。
  • 紛如積:像堆積一樣多。
  • 疇昔:過去。
  • 餘生:我的生命。
  • 愉在野:在野外感到愉快。
  • 披睹:觀察,躰騐。
  • 托素毫翰林:托付給純潔的筆墨,指寫作。
  • 金石:比喻堅固不朽。
  • 逢掖:遇到寒冷。
  • 狐白:狐皮大衣,這裡指保煖的衣物。
  • 興言:興起話語,即說話。
  • 起予:啓發我。
  • 偕子臞山澤:與你一同瘦弱地遊歷山川。

繙譯

簡陋的門在初晨開啓,嵗月慢慢增加。時節的順序讓人自然歡喜,爲何與我一同寂寞。孤獨地守在一室之內,憂鬱地等待至傍晚。天地雖有新的開始,人生卻沒有盡頭。想要開始尋找快樂的起點,憂慮的心情卻像堆積一樣多。未來日新月異,誰能廻到過去。我的生命在野外感到愉快,通過觀察和躰騐有所收獲。將純潔的筆墨托付給翰林,千鞦萬代畱下堅固不朽的文字。遇到寒冷時,足以觝禦,何必都是狐皮大衣。興起話語實在啓發我,與你一同瘦弱地遊歷山川。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深刻思考。詩中,“衡門啓初旦,冉冉嵗行益”描繪了時間的無情,而“節序人自歡,焉爲同餘寂”則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詩人在“天地雖更始,人生無終極”中表達了對生命無盡的感慨,而在“唸欲昉樂耑,憂懷紛如積”中則透露出對快樂的渴望與憂慮的沉重。最後,詩人通過“托素毫翰林,千鞦垂金石”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執著與對永恒的追求,而“逢掖足禦寒,豈必盡狐白”則顯示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認同。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