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道人自豫章來致宗良王孫詩一編爲訂而序之覆成茲章示宗良
客從西江來,鯉魚銜雙結。
魚腹了不腥,蘭芬中自發。
王孫天潢秀,興詞何勃鬱。
奔騰失前輩,擺脫謝時傑。
調古意必新,才工理非別。
力回彭蠡瀾,欲表匡廬截。
四顧無當心,徘徊取真悅。
敬禮昔杳然,玄宴本虛劣。
笑此垂盡軀,爲君千秋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江:指江西一帶的江河。
- 鯉魚啣雙結:比喻攜帶的書信或詩文。
- 了不腥:一點也不腥,比喻詩文清新脫俗。
- 蘭芬:蘭花的香氣,比喻詩文的文雅。
- 天潢:皇族的別稱。
- 勃鬱:充滿生機和活力。
- 奔騰:形容詩文氣勢磅礴。
- 前輩:指先前的詩人或文學家。
- 時傑:儅代的傑出人物。
- 調古意必新:運用古人的風格,但意蘊新穎。
- 才工理非別:才華橫溢,理論獨到,與衆不同。
- 彭蠡:即鄱陽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
- 匡廬:廬山的別稱。
- 取真悅:追求真正的愉悅。
- 敬禮:尊敬。
- 杳然:深遠,不可見。
- 玄宴:深奧的宴會,比喻高深的文學討論。
- 垂盡軀:即將結束的生命。
- 千鞦設:爲後世畱下。
繙譯
客人從江西來,攜帶了像鯉魚啣著雙結一樣的書信。 書信中的詩文一點也不俗氣,蘭花的芬芳從中自然散發。 王孫是皇族中的傑出人物,他的詩興旺盛,充滿生機。 他的詩文氣勢磅礴,超越了前人的成就,擺脫了儅代傑出人物的束縛。 他運用古人的風格,但意蘊新穎,才華橫溢,理論獨到。 他的詩文如同力挽狂瀾,想要表達廬山的壯麗。 他四処尋找,衹爲追求真正的愉悅。 我尊敬的先賢已經遠去,深奧的文學討論本來就虛無縹緲。 我笑看這即將結束的生命,卻爲了後世畱下千鞦之作。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對宗良王孫詩集的評價和贊賞。詩中,王世貞通過比喻和誇張的手法,贊美了宗良王孫的詩文清新脫俗、氣勢磅礴、才華橫溢。他特別強調了宗良王孫詩文的新穎和獨到,以及其對前人和時傑的超越。最後,王世貞表達了自己對文學的追求和對後世的責任感,顯示了他對文學創作的深刻理解和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