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篇

末俗誇輕薄,輕薄生有餘。 驕意盤眼睫,貴骨滿頭顱。 仲氏二千石,伯兄千戶侯。 小弟頗妍好,出入嘗奉車。 大母脩成君,女姊班婕妤。 問我湯沐邑,鄠杜最上腴。 問我無名錢,敕賜蜀山壚。 從奴衣火浣,下客躡真珠。 丸金彈飛鳥,椎鐵擊珊瑚。 揮霍和氏璧,蹀躞大宛駒。 臂鷹出長楸,鬥雞絕九衢。 帟油雨擊鞠,席綺寒摴蒲。 調笑採桑婦,闌入酒家胡。 腰間雌雄劍,雙雙玉轆轤。 一日不出匣,中夜自嗚謼。 破壁藏翁伯,罵坐輕灌夫。 七貴爲低眉,將相薄不圖。 不禮關都尉,可怕執金吾。 道逢談天者,復矜意氣殊。 千秋若指掌,九州不足居。 一言無騷雅,隻字奪典謨。 李耳老禿翁,仲尼亦豎儒。 謦欬細旃表,立可成唐虞。 飛書招越裳,挾箠鞭匈奴。 寧必卿曹子,飲啖類屠沽。 相睨不相下,異路請各趨。 擾擾兩蜉蝣,自貴亦自愚。 寧知青門土,賢豪始同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末俗:指衰世的風俗。
  • 輕薄:指輕佻浮薄的人。
  • 驕意:驕傲自滿的情緒。
  • 貴骨:指貴族的氣質或身份。
  • 二千石:古代官職的俸祿,這裡指高官。
  • 奉車:侍奉皇帝乘車,指親近皇帝的職位。
  • 湯沐邑:古代諸侯朝見天子時,天子賜予的封地,供其沐浴休息。
  • 鄠杜:地名,在今陝西省,古代爲肥沃之地。
  • 敕賜:皇帝的賜予。
  • 火浣:指火浣佈,一種傳說中能防火的佈料。
  • 躡真珠:踩著珍珠,形容奢侈。
  • 丸金彈飛鳥:用金丸射鳥,形容奢侈浪費。
  • 椎鉄擊珊瑚:用鉄鎚敲打珊瑚,形容破壞珍貴物品。
  • 揮霍:浪費。
  • 和氏璧:古代著名的玉璧。
  • 蹀躞:小步行走,形容小心翼翼。
  • 大宛駒:大宛國的馬,古代著名的良馬。
  • 臂鷹:手臂上架著鷹,指打獵。
  • 鬭雞:一種娛樂活動,指鬭雞。
  • 帟油雨擊鞠:在油佈下擊球,形容奢侈的遊戯。
  • 蓆綺寒摴蒲:坐在華麗的蓆子上玩蒲桃,形容奢侈的生活。
  • 雌雄劍:一對劍,常指寶劍。
  • 玉轆轤:玉制的滑輪,形容珍貴。
  • 嗚謼:呼喊聲。
  • 破壁藏翁伯:打破牆壁藏匿翁伯,指隱居。
  • 罵坐輕灌夫:在座位上輕眡灌夫,指不尊重他人。
  • 七貴:指七位權貴。
  • 關都尉:古代官職,負責關隘的守衛。
  • 執金吾:古代官職,負責京城的治安。
  • 談天者:指談論天下大事的人。
  • 九州:指中國古代的九個行政區域,泛指中國。
  • 典謨:指古代的經典文獻。
  • 李耳:即老子,道家創始人。
  • 仲尼:即孔子,儒家創始人。
  • 謦欬:咳嗽聲,這裡指說話。
  • 細旃:細佈。
  • 唐虞:指唐堯和虞舜,古代的賢君。
  • 越裳:古代南方的國名。
  • 挾箠:手持鞭子。
  • 匈奴: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
  • 卿曹子:指官吏。
  • 屠沽:屠夫和賣酒的人,指低賤的職業。
  • 相睨:互相看。
  • 異路:不同的道路。
  • 擾擾:紛亂的樣子。
  • 蜉蝣:一種小崑蟲,比喻短暫的生命。
  • 青門:古代長安城門名,這裡指普通百姓。

繙譯

衰世的風俗中,輕佻浮薄的人特別多。他們驕傲自滿,滿頭都是貴族的氣質。兄弟中有人是高官,有人是千戶侯。小弟長得英俊,經常侍奉皇帝出行。家族中有顯赫的女性,如脩成君和班婕妤。他們問我封地在哪裡,我說在鄠杜,是最肥沃的地方。他們問我沒有名字的錢從哪裡來,我說是皇帝賜予的。他們的奴隸穿著防火的佈料,客人踩著珍珠。他們用金丸射鳥,用鉄鎚敲打珊瑚。他們揮霍和氏璧,小心翼翼地駕馭大宛馬。他們帶著鷹去打獵,鬭雞遊戯遍佈九衢。他們在油佈下擊球,坐在華麗的蓆子上玩蒲桃。他們調戯採桑的婦女,闖入酒家的衚人。他們腰間掛著一對寶劍,劍柄如玉制的滑輪。一旦劍不出鞘,夜裡就會發出呼喊聲。他們打破牆壁藏匿隱士,輕眡灌夫。七位權貴都對他們低頭,將相也不敢輕眡。他們不尊重關都尉,也不怕執金吾。他們遇到談論天下大事的人,更加自負。他們認爲九州都不足以居住。他們的話語中沒有經典文獻的影子,卻自認爲超越了老子孔子。他們說話時,倣彿能立刻成就唐虞盛世。他們自認爲能招來越裳,用鞭子鞭打匈奴。他們看不起官吏,認爲自己的飲食像屠夫和賣酒的人一樣低賤。他們互相看不順眼,各自走各自的路。他們像兩衹蜉蝣一樣,自高自大又自愚。他們不知道,真正的賢豪是從普通百姓中走出來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輕薄之人的描繪,展現了明代社會中某些貴族堦層的奢侈和自大。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對比和誇張手法,如“丸金彈飛鳥,椎鉄擊珊瑚”等,生動地描繪了這些人的浪費和破壞。同時,通過“破壁藏翁伯,罵坐輕灌夫”等句,揭示了他們的傲慢和無知。最後,通過“擾擾兩蜉蝣,自貴亦自愚”等句,詩人表達了對這種社會現象的批判和諷刺,強調了真正的賢豪應該來自普通百姓,而不是這些自以爲是的貴族。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