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謳行
莫以敖闢譏,聽我奏齊謳。
右顧枕岱宗,左負滄海流。
維昔師尚父,建冊表營丘。
四履徵不庭,一鉞奠成周。
烈哉桓公筴,首政舉其讎。
九合匪兵車,衣食東諸侯。
妖呂蕩氛波,炎燼幾不收。
哀王倡大義,絳灌始協謀。
九有提一隅,三勳古無儔。
亂民矜炙輠,養客悲蒯緱。
小惠薄陳常,非和誚樑丘。
憤誂殺士桃,刺促媚姬裘。
鄙矣牛山宴,泣涕言爽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敖闢:指傲慢偏激的言辭。
- 齊謳:指齊地的歌曲。
- 岱宗:泰山。
- 滄海:大海。
- 師尚父:指姜子牙,周朝開國功臣。
- 建冊表營丘:指在營丘建立功業,冊封爲諸侯。
- 四履:四方之履,指四方之地。
- 徵不庭:征伐不歸順的地方。
- 一鉞:一把斧頭,象徵權力。
- 奠成周:奠定周朝的基業。
- 桓公筴:指齊桓公的策略。
- 九合:多次會盟。
- 匪兵車:不是依靠武力。
- 衣食東諸侯:指齊國通過經濟手段控制東方諸侯。
- 妖呂:指呂不韋,秦國權臣。
- 炎燼:指戰亂後的殘破景象。
- 哀王:指漢哀帝。
- 絳灌:指絳侯周勃和灌嬰,漢初功臣。
- 協謀:共同謀劃。
- 九有:指九州。
- 提一隅:指從一角出發。
- 三勳:指三種功勳。
- 古無儔:古代無人能比。
- 亂民:指不安分的民衆。
- 矜炙輠:指自誇其能。
- 養客:指收養門客。
- 悲蒯緱:指悲傷的蒯緱,蒯緱是古代的一種樂器。
- 小惠:小恩小惠。
- 薄陳常:指輕視常規。
- 非和誚梁丘:指不和諧的嘲笑梁丘。
- 憤誂:激怒。
- 殺士桃:指殺害士人。
- 刺促:急促。
- 媚姬裘:指討好姬妾。
- 鄙矣:鄙視。
- 牛山宴:指在牛山舉行的宴會。
- 泣涕:哭泣。
- 言爽鳩:指說話像爽鳩一樣。
翻譯
不要因爲傲慢偏激的言辭而譏笑我,請聽我唱一首齊地的歌曲。 向右看,泰山巍峨聳立,向左望,大海波濤洶涌。 回想當年,姜子牙在營丘建立功業,被封爲諸侯。 他征伐四方不歸順之地,用一把斧頭奠定了周朝的基業。 齊桓公的策略真是英明,他首先重用了他的仇敵。 多次會盟不是依靠武力,而是通過經濟手段控制了東方諸侯。 呂不韋的權勢如同妖風,戰亂後的殘破景象難以收拾。 漢哀帝倡導大義,絳侯周勃和灌嬰開始共同謀劃。 從一角出發,九州統一,這三種功勳古代無人能比。 不安分的民衆自誇其能,收養門客卻悲傷於蒯緱的樂聲。 輕視常規的小恩小惠,不和諧的嘲笑梁丘。 激怒之下殺害士人,急促地討好姬妾。 鄙視在牛山舉行的宴會,哭泣着說話像爽鳩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齊地歷史和文化的回顧,展現了齊國的輝煌與衰落。詩中,「岱宗」、「滄海」等自然景觀的描繪,象徵着齊國的地理優勢和歷史底蘊。通過對姜子牙、齊桓公等歷史人物的讚頌,表達了作者對齊國昔日輝煌的懷念。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憂慮,如「妖呂蕩氛波」、「亂民矜炙輠」等句,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動盪和人心不古的深刻認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齊國曆史的緬懷,也是對現實社會的深刻反思。